耐磨陶瓷復合管:“磨”不破的改革
前題:據國家有關部門最新統計,在耐磨陶瓷材料的市場應用方面,每年可為我國節約鋼材上千萬噸,節約資金逾400多億元。
用一種質輕價廉的耐磨陶瓷材料,代替容易磨損銹蝕的鋼鐵,每年可以為我國節約鋼鐵上千萬噸,節約資金400多億元。這種神奇的耐磨陶瓷材料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內鋼鐵材料用戶的轟動。這對于我們河南鄭州耐磨管道生產廠家來說,這已經不是一個太驚奇的新聞,這在公司和廠子內部,已經是一個進行了十年的改革。
據了解,目前國內外鋼鐵廠、水泥廠等輸送煤料、礦粉、石油的管道普遍為傳統鋼制管道。為延長輸送管道壽命,減少磨損,企業通常會在管道內采用耐磨澆注料和陶瓷貼片或硬塑貼片,但由于材料本身特性的限制,一般使用壽命也僅為1年左右。
從2000年開始,我公司開始研制廣泛用于運輸管道耐磨部位的耐磨陶瓷材料,不斷與北京名校科研機構、河南材料研究院等國內知名院所合作,先后投入3000多萬元資金,在研究丹麥、德國、日本、法國等同類產品專利文獻的基礎上,掌握了大量耐磨材料的磨損規律,將高分子塑料的韌性與陶瓷氧化物的耐磨性,經過特殊工藝處理,終于研制出高品質耐磨陶瓷材料。公司圍繞該耐磨材料先后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
2003年4月,號稱中國水泥第一磨的山西長治瑞昌水泥有限公司進口的丹麥立磨,內部使用的陶瓷貼片使用不到1年就開始脫落。該公司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邀請我公司用耐磨陶瓷內襯材料產品進行施工。截至目前,該立磨內襯管道已經安全運行了5年依然正常,創下了世界立磨內襯安全運行新紀錄。據瑞昌公司技術人員估計,按目前該陶瓷內襯材料的磨損程度,該立磨陶瓷內襯預計使用壽命可達8年以上。其間,瑞昌水泥公司兩次追加訂貨50噸,又在拉鏈機底部、溜槽、料斗、輥輪等易磨損部位擴大使用。5年內,該公司僅憑從德國、丹麥進口昂貴的耐磨材料一項就節約資金累計達400萬元。
今年年初,國內最大的礦山冶金設備制造商、洛陽中信重型機械公司一次性簽訂了300噸的耐磨陶瓷管道彎頭和200噸的耐磨陶瓷內襯材料的產品合同,標志著我司的耐磨陶瓷材料在易磨損部位代替傳統鋼鐵制品的新概念,已經被業內所接受和采用。
我公司的整體耐磨陶瓷材料系列產品可以有效解決鋼鐵、水泥、發電、煤礦等輸送管道、彎頭、溜槽、料斗等“苛刻”部位易腐蝕、易生銹、不耐酸堿、不耐磨的難題,具有廣闊的市場推廣前景和應用價值。如果這些傳統鋼鐵部位全部采用耐磨陶瓷材料產品替代,每年可為我國節約上千萬噸鋼材,節約資金達400億元。僅全國5000多家水泥廠,如果利用我公司的耐磨陶瓷材料代替進口鋼鐵、耐磨產品一項就可為我國節約31億元人民幣。
本文鏈接:http://www.dn580.net/guandao/136.html
河南豐鏈智造耐磨防磨新材料科技產品服務供應鏈公司,主導產品和服務包括:循環流化床鍋爐水冷壁鎳基超合金高溫強化耐磨導流板防磨、鍋爐防磨格柵經緯網格梳形導流板防磨革新技術,鋼襯高鉻鎳雙金屬合金澆鑄復合管,鋼襯自蔓延剛玉陶瓷復合管,陶瓷閥門,陶瓷貼片管道。聯系:158-9000-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