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改革讓傳統產業煥發青春(摘自新華網)
此新聞摘自新華網。
來自鄭州市工信局的信息,通過專項資金引領,積極探索“搬遷升級、脫胎換骨、引進創新、自主研發”等技改模式,鄭州市工業技術改造取得了明顯成效。
鄭州市把工業技術改造作為促進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性措施,在全省各設區市率先設立技改專項貼息資金,2009年、2010年市政府共安排財政貼息資金1億元,支持85個企業技改項目,帶動銀行貸款44.8億元,拉動社會投資144.2億元;新增銷售收入557.8億元,稅金42.5億元。“通過設立技改專項資金,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效應。”。據了解,鄭州市政府決定,今年技改貼息專項資金由原來的5000萬元增加到1億元,以加快全市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
在鋼鐵、建材、紡織等傳統行業進行“脫胎換骨式”的技術改造,堅持一手抓淘汰,一手抓技改。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在裝備制造、高新技術、家電制造等三大行業,采取了“自主研發式”和“引進創新式”技術改造。在裝備制造行業,積極開展“自主研發式”技術改造,努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2010年,全市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完成53.6億元,增長35.5%。鄭州耐磨管道銷售分理處在原有球墨鑄管產品的基礎上,自主研發的特種管材——— 陶瓷內襯復合鋼管,主要用于核電、石油、礦山、煤業等領域,技術領先,創世界先進水平。鄭州特種管材生產基地總投資69億元,規劃占地2000畝,是目前豫中新區內投資最大的項目。通過引技術、抓技改、促創新,加快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010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 84億元,增長30%。目前,以光導重工OPC鼓及其系列產品為龍頭的光電新材料,以硅谷碳纖維、紫光光纖毛細管尾纖等為龍頭的纖維新材料,以法國圣戈班西普磨介及鋯制品、勇龍高技術陶瓷、鼎新陶瓷等為龍頭的陶瓷新材料等“龍頭帶產業”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在家電制造行業,通過大引進促進大調整,努力填補產業結構短板。隨著東工業園家用空調產品正式下線,標志著國內單體廠房面積最大的變頻空調和高效能產品生產基地正式投入運營,對于推動全市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城市轉型具有里程碑意義。
本文鏈接:http://www.dn580.net/guandao/76.html
河南豐鏈智造耐磨防磨新材料科技產品服務供應鏈公司,主導產品和服務包括:循環流化床鍋爐水冷壁鎳基超合金高溫強化耐磨導流板防磨、鍋爐防磨格柵經緯網格梳形導流板防磨革新技術,鋼襯高鉻鎳雙金屬合金澆鑄復合管,鋼襯自蔓延剛玉陶瓷復合管,陶瓷閥門,陶瓷貼片管道。聯系:158-9000-6029